我国科学家发现群居哺乳动物更长寿
动物的社会组织会影响它们的寿命。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研究人员利用系统发育比较的方法分析了近千种哺乳动物,发现群居物种比独居物种寿命更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哺乳动物有多种社会组织形式,如独居、成双成对、群居等。不同哺乳动物物种的最长寿命差异很大。比如有的鼩鼱最长只能活2年,而弓头鲸最多能活200多年。
此前,对海豚尾狒狒等个体物种的学术研究发现,社会联系强的个体比社会联系弱的个体寿命长。同时,之前的研究也发现,群居生活可以降低被捕食和饥饿的风险,有助于增加哺乳动物的寿命。
“然而,对社会组织和寿命的跨物种比较研究仍然非常有限。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和最大寿命之间是否存在共进化关系,目前尚不清楚。”论文合著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旭明承认,理解哺乳动物的进化对于阐明社会性和长寿之间进化关系的分子机制非常重要,但这些分子机制一直都不清楚。
这一次,研究人员分析了974种哺乳动物,并比较了预期寿命与三种社会组织的关系:独居、成对和群居。“我们分析的群居物种包括亚非拉象、环尾狐猴、山地斑马和菊蝠,独居物种包括儒艮、土豚和美国东部花栗鼠。”周旭明说。
发现群居物种普遍比独居物种长寿,例如独居动物的北方短尾鼩鼱和群居动物的马蹄蝠体重相近,但最长寿命分别为2年和30年左右。“这支持了哺乳动物的社会组织和长寿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的观点。”周旭明强调说。
研究人员还分析了94种哺乳动物的转录组,确定了31种涉及激素和免疫的基因和相关通路,这些基因和通路一般与社会组织和寿命有关。
周旭明说,这项研究表明,长寿的进化取决于社会组织的进化,也就是说,在哺乳动物中,社会组织和长寿之间存在相关性进化。同时,这项研究也为阐明社会寿命与长寿进化关系背后的分子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